楼市漫谈
樓市好壞消息並存 投資者乍現良機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近年不但樓價滑落,整體市況亦比較反覆,時好時壞,而傳媒對樓市的報道也往往較負面,予人的感覺是前景十分不樂觀,但事實又是否如此呢?筆者也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給大家一些參考。
壞消息方面確實仍然存在,中美之間的博弈,為全球經濟帶來很多不穩定因素,而且同步影響股票市場,樓市當然也難以置身事外。更重要的是在幾年前樓市好景時,發展商發展商用高價投地,大量增加土地儲備,同時也增加了負債,但疫情及俄烏戰爭等令全球經濟逆轉,美國聯儲局不斷加息,發展商可謂受雙重打擊,除了要承受高昂的利息支出外,亦要面對樓價下跌,銷售也不容易,唯有將能夠減價套現的都盡快套現。各大發展商爭相減價,帶來的就是市場價變成一浪低於一浪,很多買家見到這形勢,反而不敢貿然入市。
另外,還有部分在過去幾年買入單位的業主,面對這幾年經濟不景氣,不但眼見樓價不斷蒸發,更要面對高息供樓;有些人可出現財務困難,急需現金周轉,於是賤價蝕讓也在所不計。這些業主和發展商的困境,正是過去幾年樓市的縮影。
不過,筆者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事情,樓市並非一面倒的負面。或者大家仍未察覺今年初《財政預算案》將只需繳付100元印花稅的樓價上限提高至400萬元的威力。措施生效後,不但上車客入市加快,連部分神隱已久的炒家也重新出發,針對這些價格在市場尋找筍盤,並且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利;而由於市場已經沒有任何「辣招」限制,所以當氣氛好轉,亦有很多內地客亦重臨。粗略計,這些內地客戶目前入市比例已經佔總成交約兩成。
其實,市場內還有其他的推力,例如房委會日前通過收緊公屋戶政策,當中涉及估計的公屋富戶有8萬,這些的公屋富戶有條件置業往上流,對樓市而言是一股很大的潛在上車客源。
筆者認為,目前的樓市是好消息與壞消息夾雜,而不是一面倒負面,只要市場仍有足夠資金,亦有源源不絕的剛性需求,交投就可以持續穩定向好;而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個時間更是上好的機會,趁市場乍暖還寒之際出動尋寶,隨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刊於2025年4月22日《地產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