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近年香港很多歷史悠久的老店紛紛結業,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無論是高檔的老字號,還是深受街坊喜愛的幾十年小店,都有結業的可能。此現象背後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並非單純因為行業不景氣所致。
租金高企長期以來都是老店萌生結業念頭的一大因素,香港土地資源有限,舖位租金居高不下,尤其是核心商業區,租金水平持續攀升。疫情至今的數年間,雖有部分業主因為難以出租物業而願意減租,令租金成本下降,但同時間,生意額亦同步萎縮,整體經營未有因此得到改善。隨着近期市道逐步復甦,商舖租金亦有所回升,而核心商業區及熱門地段的租金仍然偏高,許多店舖在租約期滿後,面對業主大幅加租,經營者往往難以承受,最終被迫結業或遷出。
不過,租金高企並非這幾年才有的事,也未必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否則就不可能有這麼多新進場者。其實,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經營及管理的不善。很多老店都跟不上時代的轉變,產品缺乏創新、店舖裝修陳舊、服務質素未能與時並進,均是老店難以吸引新一代消費者的重要原因。這類老店,有時可能會因為在社交媒體上炒起一輪懷舊潮而短時間內受追捧,但之後就無以為繼。現代消費者追求新鮮感,傳統老店若未能持續改良產品及服務,難以維持顧客忠誠度。
此外,一些老字號的經營者往往年事已高,但下一代卻未有接手的想法,對家族生意沒有留戀,未能傳承之下,唯有隱退,走入歷史。當然,消費者行為的轉變亦帶來不小影響。隨着內地商品價格相對低廉且質素提升,平靚正令不少香港消費者選擇北上購物,令本地老店面臨更大競爭壓力。
儘管如此,仍有部分老店成功轉型,透過品牌活化、產品創新及營銷手法的進步,吸引年輕消費者,終可生存下來。例如,部分老店引入現代設計元素,改善店舖環境,並利用社交媒體推廣,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
筆者向來相信,任何生意都可以抵擋住時代巨輪的輾壓,問題在於怎樣去經營和改善。香港的地產代理行業,當然也一樣。事實上,近幾年行業已有很大的變化,逐漸摒棄傳統搶貴舖的觀念,反而更靈活地運用資源,了解顧客的習慣和攫取資訊的方式,擁抱互聯網、社交媒體等工具。筆者在地產代理行業已近四十載,看着歷史已證明行業的老品牌,靠用心經營、深入了解市場需求,靈活應變與持續創新,縱使景氣不如以往,也能激烈競爭中立足。
【刊於2025年7月15日《地產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