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近期股票市場大旺,部分小股民也終於望見家鄉,其中最令人欣慰的,相信是「獅王」匯豐控股(005)也重返了「紅底股」行列。筆者並不是股市專家,當然難以猜測匯控的走勢;但當年資深股評人因匯控股價急瀉而淚灑財經直播節目的一幕,至今仍歷歷在目。畢竟「5號仔」是很多香港投資者的寵兒,股價長期低殘自然傷心,幸好現在總算守得雲開。
由七、八十年代開始,香港小投資者想資產增值,同時又想穩穩陣陣,就一定離不開「買樓」及「買滙控」兩大法門。買匯控可以增值又可以穩定收息,而買樓則可以收租或自住省租錢;又因為買樓可以用按揭作為槓桿,增值的效益更大。當然,匯控股價長期落後,而樓價近年又持續下滑,令不少人損手,漸漸地,也少了人有買匯控和買樓增值這種想法。現在匯控股價重返「紅底股」,那麼,樓價又能否同樣地爭爭氣呢?觀乎今年以來的各項利好因素,筆者絕對有信心樓價可以從谷底回升,重拾生氣。
現時大量資金泊港,拆息處於低水平,供樓壓力漸輕;美國聯儲局更可能在未來一兩季就啟動減息。換言之,自2022年第一季開始困擾樓市的高息因素,已經逐步消除。另一方面,過去幾年,因為移民潮令需求減少,但隨着政府積極輸入人才,而不少海外留學生亦留港發展,都為需求帶來了補充;加上實體經濟開始復蘇,令準買家的信心亦穩固起來。
現實一點來說,樓價很難在未來一至兩年間重回高峰期時的光景,但絕對有能力企穩並緩緩向上。可能很多人仍對樓市回穩半信半疑,擔心買入物業會步高峰期置業人士的後塵,但置業最重要是能否掌握低位買入的時機。就如當日匯控跌穿28元的「世紀供股價」時,很多支持匯控多年的小股民都沒有膽量下注,今日只能悔不當初。其實,樓市也一樣,筆者直到今天仍偶然會聽到有人說:「如果03年SARS買咗樓,咁就發達……」但事實就是當年你拿得出資金,卻拿不出勇氣。要「如果」不再是「如果」,就必須將計劃付諸實行;現在可能就是置業者拿出勇氣,把握樓價仍在蓄勢階段時入市的最好機會。
【刊於2025年7月28日《明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