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工商舖)地產
研究報告
【工商舖新聞】通關成樓市強心針 利嘉閣估全年價升逾5%

《經濟日報》中港兩地於過去周日(8日)正式通關,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認為,通關至關重要,兩地將回復正常往來,刺激本港經濟,亦為本港樓市注入一支強心針,「通關後,本港樓價將會是兩個世界。」他預期今年樓市會價量齊升,全年樓價升5%至8%。

廖偉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受疫情及加息影響,2022年本港一、二手市場交投持續淡靜,去年4月份疫情稍微緩和,政府開始放寬防疫措施,故該月樓市曾經出現反彈,但及後疫情再度升溫,市況開始轉差,樓市更是一潭死水。

加上施政報告亦無針對樓市的刺激措施,令地產代理經營相當困難。他說:「去年全年整體樓市幾乎沒有改善過,二手成交更是每況月下。」

生意少人手減兩成 節省支出
面對行業挑戰,企業有必要節省成本以維持日常運作。廖偉強指經營成本不外乎廣告、人工及租金。廣告方面,公司仍會維持一定成本,期望透過廣告增加客源。工資方面,公司由年初起,一直有優化人手,「由於市場生意不夠,很多同事無法維持生計而離開,人手方面,已減約兩成,從而減省人工支出。」

他又指,舖面租金對於公司經營亦產生相當大的壓力,故已向業主及發展商發信,希望可以短暫時間內凍結租金或減5成租金。公司亦會陸續減少分行,目標減少兩成,「始終現在市場上完全不夠生意,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行業經營困難,公司每個月都虧損,故一定要減省成本。」

但長遠而言,廖偉強仍看好地產代理行業發展。他指,香港房屋需求殷切,樓市下滑主要受制於幾個因素,包括加息、疫情以及香港經濟變化。長遠而言,本港樓市向好,基礎亦相當穩固。現時,香港非常依靠內地經濟支持,他舉例指當年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樓市下滑了6年,直到2003年,國內開始放寬自由行,香港經濟才重拾上升軌道。隨着中港兩地通關,樓市將回復往日盛況。

廖偉強期望政府可以盡快放寬針對樓市的辣招,包括:額外印花稅、雙倍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他指,當初政府推出辣招以遏抑樓價,惟現時樓價已累跌15至20%,雖然施政報告提到會退還合資格人士的買家印花稅,但「落藥不夠重」,政府應重新檢討現有措施,積極考慮撤銷辣稅。
歡迎聯絡利嘉閣工商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