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工商舖)地產
【工商舖新聞】代理行:大手買賣按月跌45%
《星島日報》 代理行指出,截至2023年6月15日,今年上半年金額逾億非住宅物業投資暫錄得約31宗,涉及金額約181億,較去年上半年跌45%,以本地買家為主,實力投資者及用家現趁勢吸納。 上半年錄31宗億元買賣 今年上半年,酒店及地盤交投相對活躍,出租公寓和學生宿舍等新興板塊,引起投資者關注,酒店營運商與基金或機構投資者合作,收購酒店和住宅,改裝翻新並重新定位,作為學生宿舍及共用空間,此趁勢方興未已。 代理表示,今年2月通關後,投資市場充滿憧憬,然而,加息影響大於通關刺激。 現時,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本高達6厘, 抑制投資者意欲;不過,過去三年物業價格下跌,吸引實力投資者及用家出動。 酒店及地盤交投活躍 值得一提的是,酒店交投相對活躍,投資者看好通關後,酒店業逐步復甦,部分營運商與海外房產基金,看準來港人才住屋需要,購入酒店並改裝共居空間、多戶型物業和學生公寓等項目。 根據該行資料顯示,大學生對住宿需要殷切,城大、理大、浸大及港大,學生與?位比例分別為6.2\6\5.9及5.6,可見其供應之少;市場上的學生宿舍,兩人共用房間,每人月付7000元,單人房1.3萬,至於共用空間,月租普遍由9000元起。 公寓學生宿舍受注目 該行另一代理表示,過去數年,出租公寓如學生公寓、共居生活空間和多戶型物業等,成交全球投資大趨勢,歐美、澳洲、日本等地區非常盛行。

2023/06/20
【工商舖新聞】灣仔富通商廈全層7600萬售
《星島日報》 近期商廈市況雖然呆滯,只要價格低企,仍不乏捧場客,灣仔富通大廈中層全層以7600萬易手,平均呎價1.2萬,屬逾10年來低位,買家既是本地投資者,亦是老牌家族。 近期有內地買家購入商廈,本地投資者亦見出手,灣仔富通大廈22樓全層,建築面積約6350方呎,連2樓32號車位易手,作價7600萬,平均呎價約11969元,買家為本地投資者,市場消息指,以珠寶品牌連鎖店MaBelle掌舵人馬墉宜及有關人士呼聲最高。 MaBelle馬墉宜呼聲高 原業主台灣廠家於2003年2月沙士前吸納,以1390萬購入,持貨20年止賺,帳面大幅獲利6210萬,升值4.5倍。 「沙士貨」升值4.5倍 富通大廈位於灣仔告士打道77至79號,接近灣仔港鐵站,受用家追捧,該廈31樓全層,於2019年4月商廈市況高峰時,創下每呎2.5萬新高,以近1.59億售出。 事實上,自2016年開始,該廈呎價突破2萬,現時最新呎價較高位跌52%,重返2012年前水平,2012年3月,該廈26、29及30樓連多個車位,以2.07億易手,平均呎價約10866元,買家為通用(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業內人士指,兩地通關後,商廈買賣漸趨活躍,內地買家主導,上述買賣可見商廈仍受本地客追捧,事實上,比較商場及酒店等物業,商廈打理出租容易。 今年以來,灣仔區矚目買賣為,會展廣場辦公大樓2702、8至12室,建築面積約8206方呎,由錫洲國際有限公司以2.55億承接,呎價約31075元,屬於國企國聯集團旗下全資海外子公司,料作為自用。

2023/06/19
【地產新聞】新地簽署275億銀團貸款 歷來最大額
《經濟日報》新地 (00016) 與18家銀行簽署275億港元銀團貸款,是集團歷來最大額的銀團貸款。集團將運用貸款為部分債項融資及延長還款期,為未來發展取得大額信貸。 5倍超額認購 年期為5年 新地與18家主要的國際及本地銀行,簽署一筆5年期貸款協議。包括:中國銀行(香港)、?豐銀行、三菱UFJ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星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等。 銀團貸款錄得5倍超額認購,最終總貸款額達275億港元,貸款包括3成定期貸款及7成循環貸款,年期為5年,是集團歷來最大額的銀團貸款。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表示,社會各項活動全面回復正常,經濟亦逐步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集團對內地的前景充滿信心,將繼續在香港投資,並把握大灣區和內地帶來的發展機遇。同時亦會加快銷售住宅項目,以切合香港市民的住屋需求。 他表示,集團先後投得西九文化區藝術廣場大樓項目,及旺角洗衣街大型綜合商業項目,相信兩個項目能與集團在附近的現有物業產生協同效應,並為香港作為金融和創科中心的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集團亦正在香港及內地主要城市發展多個綜合項目,包括高鐵西九龍總站發展項目、上海ITC及南京國金中心。上述項目相繼落成後,集團的經常性收入將進一步提升。 中國銀行(香港)環球企業金融部總經理盧?表示,新地一直積極發展優質住宅、寫字樓及大型綜合商業項目,集團高興續獲委任為其銀團貸款的安排行及代理行。?豐環球銀行董事總經理兼香港企業業務主管洪紀倫指,新地最新的銀團貸款創下集團歷來最大規模,反映集團營運狀況強健。

2023/05/30
【工商舖新聞】租金降客重返 中環地位難取代?
《經濟日報》通關後,寫字樓租務活動加快,而租務多來自搬遷,以往因中環租金高企,導致去中環化,如今租金調整,可望吸引租戶重返或遷入。 經過3年疫情,寫字樓需求受衝擊,據世邦魏理仕最新資料,空置樓面逾千萬平方呎,創歷史新高。通關後甲廈新需求未算強勁,租務活動多來自搬遷、整合業務為主。同時間,今年有220萬平方呎樓面新供應,故要消化大批寫字樓需要時間。 現時呎租 較高峰期回調3成 正因新供應多,當中不乏大型項目,業主亦難以進取態度叫租,競爭激烈下,業主普遍以較便宜租金吸引客人遷入,而目前中環核心超甲廈,呎租水平約100至120元,即使全新項目亦接近此水平,已較高峰期回調3成以上。 在經濟最理想之時,甲廈出租率高,中區空置率低至約2%,令區內甲廈租金高企,故不少企業為節省成本,把部門遷往港島東、銅鑼灣等,「去中環化」一時成為主題。如今情況有變,中環甲廈租金經調整後,與其他非核心區距離縮窄,去中環化誘因下降。 租金曾高企 企業「去中環化」 中環始終是金融核心區,地位難以取代,而不少指標甲廈,目前租金水平降至每呎100元以下,對一些租用非核心區企業來說,中區租金達到可負擔水平而趁機搬入。 另外,亦有企業把握機會,搬至中環優質甲廈,以提升寫字樓級數。因此,即使整體甲廈租務新需求未見強勁,佔領導地位的中區,租務活動仍較多。

2023/05/23
《明報》雖然社會逐漸復常,但商廈租金未見明顯起色,核心區商廈租賃更備受壓力,不少公司為減省成本遷出核心區,轉租非核心區商廈。其中原由恒生銀行(0011)持有多年作自用的九龍灣恒生中心,早前推出6層招租,至今已有5層獲承租,當中玩具代理商孩之寶,就租用該廈3層共約7.8萬方呎樓面,估計月租接近200萬元。 6年租期 另有3年續租權 樓高15層的恒生中心,早在1995年便獲恒生銀行以約10.9億元購入該廈10層,多年來一直作自用,據悉,去年底恒生銀行首度推出部分樓層放租,據代理指,涉及樓層為17至22樓共6層,每層樓面約2.6萬方呎,呎租叫價約25元水平。 據本報記者早前觀察,上述6層樓面中,已有5層獲承租,其中18至20樓,由孩之寶遠東有限公司租用,租約期至2029年,為期6年,另有3年續租權。 市場人士估計,上述單位呎租約25元,料月租約195萬元水平。資料顯示,孩之寶原租用尖沙嘴海港城九倉電訊中心及世界商業中心,若參照該廈目前呎租約35元水平計,料今次新租的恒生中心呎租,就較海港城呎租低近三成。 呎租或低海港城近三成 事實上,該5層已獲承租之樓面中,最早租出的為22樓,由2021年獲電視廣播(0511)收購的本地網購平台士多Ztore於去年底租用,以呎租約24元計,估計月租約62萬元。另17樓則由國際時裝公司PVH Far East Limited租用,市場估計呎租約25元,月租約65萬元。 值得一提,身為變形金剛、大富翁等家傳戶曉的玩具品牌代理商,孩之寶近年大展拳腳,最矚目是在疫情高峰期,與愛訊集團全資擁有的餐飲業務附屬機構A La Carte合作,以月租約100萬元租用銅鑼灣羅素街金朝陽中心地下複式舖作本港首間變形金剛餐廳,較時裝品牌Burberry在2015年高峰期以880萬元續租租金大跌近九成。

2023/05/04
【工商舖新聞】商廈租務成交量 按月升逾5成
《經濟日報》中港全面通關至今1個月,2月份寫字樓租售價平穩發展。《商廈快訊》報告指出,2月份分散業權甲廈售價及租金上升,兩者均按月微升0.4%;而分散業權乙廈售價及租金則個別發展,分別按月跌0.3%及升2.2%。 近期市況漸有起色,上月買賣成交集中於分層商廈,包括尖沙咀、石門等區域,帶動呎價持續向上。當中尖沙咀的甲廈售價連升2個月,累積升約7.1%,最新呎價升至12,081元。億元成交方面,包括有由新世界 (00017) 以約17億元出售的觀塘鴻圖道73至75號KOHO商廈全幢,總樓面約21.89萬平方呎,平均呎價約7,766元。 上月整體商廈註冊宗數微跌,共錄44宗,而50大指標甲廈成交量同樣回落,錄4宗成交,但租務交投相對活躍,租務成交量按月攀升53.6%至401宗,反映隨?經濟復常、商務往來增加,企業選擇擴充令租賃需求逐漸回升。共享空間品牌theDesk擴充業務據點,租用九龍灣企業廣場5期約1.7萬平方呎樓面,而觀塘The Millennity錄得大手租務,一家本地設計公司承租2層樓面,涉及面積約3.8萬平方呎,成交呎租約28元。 多幢新甲廈落成 推高空置率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字顯示,去年寫字樓落成量高達378萬平方呎,按年急升4倍,創23年來新高。上月全港整體甲廈空置率為10.4%,中區、灣仔及銅鑼灣、尖沙咀的空置率分別為8.8%、7.4%及9.7%,而九龍東的空置率創自有紀錄以來新高,達17.1%。主要由於多幢新甲廈陸續落成,推高空置率,即使整體市場氣氛改善,目前企業需求增長仍不足以抵銷高空置率的影響,預料此情況將維持一段長時間,為商廈物業表現帶來較大壓力。 《商廈快訊》報告指出,中港全面通關,商舖市場最率先受惠,商廈物業對通關的反應較其他板塊為弱,不過市場憧憬經濟復甦,外資及中資企業來港對商廈需求陸續增加,將有助消化部分新落成面積。

2023/03/17
【工商舖新聞】投資氣氛改善 工商新盤銷情不俗
《經濟日報》隨?通關後投資氣氛轉好,發展商趁勢推售工商新盤,包括甲廈、工廈項目,而近期銷情亦不俗。 近期工商舖投資氣氛向好,而新盤亦獲投資者注視。如資本策略 (00497) 近日推售中環銀座商廈「威靈頓街92號」(92 Wellington)重建項目,並錄2層買賣,其中7樓全層,面積約2,941平方呎,以約6,470萬元沽出,呎價約2.2萬元。另物業1樓全層,面積約1,971平方呎,以約5,755萬元易手,呎價約2.92萬元。 發展商正推出8、9、15、17及19樓全層,每層面積約2,371至2,941平方呎,呎價約由2.28萬至2.48萬元,加價約4%。物業8樓全層,面積約2,941平方呎,定價為6,711萬元,呎價約22,819元;另19樓全層,面積約2,371平方呎,定價為5,880萬元,呎價約24,800元。 威靈頓街92號 提價加推 翻查資料,資本策略早於2014年以約1.05億元購入威靈頓街96號,其後2017年再斥約2.28億元向文輝墨魚丸大王老闆黃俊新及有關人士購入地段94號。去年中發展商部署推出項目,當時呎價約2.16萬元起,並表示因應市況,已下調價格約25%,惟當時反應一般。 另外,黃竹坑甲廈新盤宏基匯連錄多宗成交,其中23樓全層,面積約6,178平方呎,以每呎約1.6萬元易手,涉資約9,885萬元;另物業1105室,面積約801平方呎,以每呎約1.28萬元易手,涉資約1,025萬元。翻查資料,宏基資本 (02288) 於2017年以約14.8億元,購入區內標達中心全幢工廈。宏基匯樓高27層,總樓面約10.7萬平方呎。

2023/03/17
歡迎聯絡利嘉閣工商舖